第125章 造船计划-《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2/3)页

    这些木料撤退时来不及带走,正好便宜了明军。其中不少已经阴干了五六年,可以立即使用。

    有木料、有造船师傅,造几艘一百零九尺的三桅福船不在话下。

    只要经费充足,能够配备足够的舰炮,训练足够多合格水手,一样暴打已经羸弱不堪的清军水师。

    关键在于造船厂不能仅限于军用,还要能自我造血,通过造船赚钱。否则造大量建造军舰就会挤占军费预算,抢夺陆师军费,最后把财政拖垮。

    把各国商人招来,靠外贸赚钱是一条路;靠造船业赚钱,以造养军,又是另外一条路。

    航海条例马上完全照搬不现实,不过可以继续改良。比如给予大明治下造船厂出产的船舶,靠港享受更低税率,更高贸易份额之类的优惠。

    强硬一点的方案也有,比如强制经过中国外海的船舶购买“保险”,大明制造的船舶“保费”更低等等。

    用各种律法和政策,把南洋一带海商引导到安南购买远洋船只。

    造船厂有了订单,就能继续扩大山林道路,养活更多的造船工匠,升级造船工艺,降低造价。这样良性循环就形成了。

    不过现在只能从优惠的角度想办法,强硬政策要等到打败葡、西、荷之后才能实施,现在还为时甚早。没有绝对武力做背书,那样的法律没有人会遵守。

    “既然不能卖船,那就多带硝石、火药和新式枪炮过来吧。记得注意防火……南边的常务副国王,有过惨痛的教训。”

    “常务副国王?”

    “就是郑柞,朕亲自册封他为安南副国王。”

    “哦,郑柞的王位是陛下册封的吗?”

    “郑柞算什么,连黎维祺的安南国王称号都是朕册封的。安南、高丽、琉球,一大堆国家继承国王之位,都需要经过朕的册封才合法。”

    亨利·戴克斯大吃一惊,觉得应该对这个落难皇帝的地位重新评估。大明国号称中央之国,皇帝被称为天之子,底蕴还是很强的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