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威望-《隆万盛世》


    第(2/3)页

    军队打仗,若是能一个接一个的,不断的胜利,那绝对士气如虹,往往能打出让人惊叹的战绩。

    可若是失了士气,那结果可能就恰恰相反,遭遇弱敌也可能吃个败仗。

    明军这段时间的准备也算充足,别看貌似处于弱势,李成梁可不是个保守的人,而且还知道更多的消息,所以老早就在保山城西面不住大量暗哨,时刻监视缅军动向。

    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缅军后撤的情报。

    手里这么多兵,莽应龙就算知道沿海遇袭,明军把进攻目标指向东吁城,也不可能带着二三十万大军马上后撤,返回缅甸国内救援。

    最大的可能,还是抽调精锐驰援东吁城,剩余军队继续和明军对峙,最多就是不再疯狂进攻,会有所收敛。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继续进攻大明还是撤退回国,巩固此战占领的木邦和孟密。

    “大帅,如今城外缅军先锋抵达,可看他们兵力不足,而我城中将士早就枕戈待旦,是不是今夜给他来一下子。”

    沐昌祚先前一直在观察敌营布置,虽然对方将领也很是谨慎,还派出军队进驻附近路口,建立哨营,可沐昌祚还是看出其中有巨大的漏洞可钻。

    云南的明军此战表现整体来说差强人意,所以他有心主动发起一次进攻,挽回些形象。

    若城外有十余万大军,他沐昌祚自然不敢擅动,可现在城外敌军貌似只有七八千人。

    “算了,虽然缅军主力要两日后才到,可据我所知二三十里外还有缅军一路人马,兵力约摸万余人,实在没必要这个时候袭营。”

    缅军当然不是把军队整齐的分成前中后三军,因为军队太多,所以莽应龙简单分派几个主将,让他们带着手下和几个相熟的土司兵马组成一路,按照既定路线分开前进,先后相距一般就是二三十里。

    这样,就算路上遭遇明军阻拦,只一天时间就有援兵可以抵达,不怕被明军分割包围打埋伏。

    所谓的缅军主力,其实就是缅王莽应龙亲自带领的那一路,足有五六万人的规模,且多是缅族人,也是他起家的根本。

    缅甸的多民族特性比中国还要复杂,有上百个民族,可见其内部实力的复杂性。

    对于异族,不知道是所有民族的通性,还是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他们对待异族的态度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都是时刻提防着。

    “我们现在要示弱,没必要做这些。”

    李成梁摇摇头,心里对沐昌祚不免看轻了三分。

    连明军现在最应该注意的都忘记了,只知道逞匹夫之勇,这样的人做云南的总兵,也难怪云南的土司大批大批造反。

    你说他沐昌祚有勇有谋吧,貌似也不对。

    真如此,那云南的土司早就该被他打服了才对。

    而沐昌祚听到李成梁这么说,也没有继续争取,而是果断闭嘴。

    其实他也知道,这是打仗,不是过家家的游戏。

    打仗,胜负难料,有赢的可能自然也有输的可能。

    刚才的话,也就是他当时随心之言,根本就没过脑子。

    等说完以后才有些后悔。

    自己逞什么能啊。

    还好,李成梁没把这个重任交给他,让他带兵去打。

    此时沐昌祚心中暗自庆幸,自然不会再和李成梁争论。

    他哪里知道,李成梁在辽东时就市场示敌以弱,这样才能吸引蛮夷孤军深入,而他的家丁队才有发挥突袭的机会。

    早就习惯了,所以看到缅军扎营,甚至把营哨安插在保山城下,他是一点反应都没有。

    而此时,一匹快马已经从木邦方向冲进了汉龙关,向着瑞丽城打马飞奔。

    快马上的骑士自然就是东吁城留守的监国大臣派来的。

    前些天在知道明军攻占勃固,并且沿着勃固河北上,眼看着就要打到东吁城,他一边派出信使向缅王求援,一边向周围缅甸城池发布调兵命令,调集周围兵马救援东吁城。

    东吁城周围可是一马平川,没有什么天险阻拦,加之又有勃固河的运力支持,明军的进兵速度不可谓不快。

    现在王世科带兵攻城,都选择直接用重炮轰开城门,大军就直接突入。

    即便缅军用泥土沙石堵门,不过就是士卒攀爬过去就是了。

    只要还是缅甸内陆城市近几十年几乎都没有遭遇过战事,他们低矮的城墙可以挡住土司不多的兵力,却根本挡不住大国军队的进攻。

    也是,这些年都是缅甸四处出击攻打别人,谁还敢跑到缅甸来挠虎须。

    现在的东吁城危在旦夕,时刻都在等待缅王大军回援,所以信使也是拼了命的往前跑,最快速度找到缅王,把王都的求救消息传递过去。

    两日后,缅王莽应龙亲帅主力抵达保山城下,一时间近十万人聚集,士气顿时大振。

    缅军士卒从上到下都嗷嗷的吼叫着要进攻保山城,继续东进,打到昆明去。

    莽应龙早就传出去消息,占领昆明城以后就要论功行赏,大肆封赏此战有功的将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