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节 【南巡】(3)-《我要做皇帝》


    第(2/3)页

    有着这么一个前车之鉴,刘彻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取舍了。

    当然,刘彻也想听听汉室官员们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基层官员的意见。

    他们久在基层,熟悉民情,深谙事故,考虑问题肯定要比他这个宅在皇宫里的皇帝要更广阔。

    譬如,他们肯定知道,什么样的税率,能即保证百姓有养马的激情,又不会令国家吃亏。

    于是,刘彻问道:“以公之见,假马当以税几合适?”

    “此公卿大夫之所职权也,非臣所能议也……”文禁看了看巨头们,非常识相的谦虚的说道。

    他的这个回答,让在场两千石都非常舒服,纷纷觉得此人是个人才啊,可以提拔提拔,培养培养。

    就连刘彻也咦了一声,对这个家伙的机灵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

    道理很明白。

    能像文禁这样,将脑洞拓展到这个地步的人很多。

    譬如兰台的尚书里,就有不少类似想法的人。

    毕竟,刘氏玩假田玩了几十年了,只要皇帝有那么个意思,脑子机灵的,很快就能想到这一层。

    但能把自己位置摆正,哪怕是在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后,依然明白自己地位,能屈能伸的人,就很少了。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有才干的人也很多。

    但。做了点成绩后,尾巴就翘到天上去,昂着脑袋,眼睛里只有自己的人也有不少。

    冯唐为什么会在史书上留下‘冯唐易老’的叹息?

    那句‘鄙人不知忌讳’起码要负一半责任。

    在这个世界上。想成功,没有才干是万万不行的。

    但光有才干,不会做人,撑死了也就当个技术宅,幕僚和智囊。

    只有那些又有才干。又会做人,懂进退,知人情世故的人,才能走上人生巅峰。

    起码在现在,这个文禁在刘彻看来,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顺水人情,刘彻素来爱做。

    于是,他笑眯眯的对丞相周亚夫道:“丞相,类似文卿这样的能吏,朕觉得。丞相往后不妨给他们加加担子,给予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嘛……”

    周亚夫立刻就拜道:“诺,臣谨奉诏!”

    文禁闻言,立刻就叩首谢道:“微臣寸末之才,岂敢当陛下如此夸赞,丞相府中,才华远过微臣者不知凡几……”

    刘彻哈哈一笑,调侃道:“爱卿,谦虚的有些过了头,这可不好。应该更有自信一些,更大胆一些,朕向来提倡,士大夫公卿列侯。率民更始,多进忠言,多献良策!”

    被刘彻这么一调侃,原本有些肃穆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被冲淡了许多。

    群臣纷纷放松心情,拜道:“陛下圣明,臣等为天下贺!”

    这也是刘彻所希望看到的情况。

    刘彻并不希望。今天的行程里,充斥着大篇幅的反腐、倡廉内容。

    朝野应该将注意力和重心,集中到马政改革上面。

    所以,他现在连谈都不谈太仆衙门里面的事情。

    这些事情,自有廷尉和御史大夫料理。

    身为皇帝,刘彻并不需要插手进去,以免掀起一场浩大的**。

    “文爱卿说的有些道理,朕自会考虑爱卿的意见,现在,卿先到一旁罢,朕再问其他人,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刘彻笑着说道,实际上,因为这个文禁的缘故,刘彻的马政思想脉络,已然展现出一部分在众人眼前了。

    剩下的人,只要不顺,都会懂在这个基础上延伸。

    所以,刘彻随意在走了两步,来到了一个看上去大抵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官员面前,问道:“公可有所意见、建议?”

    这是一个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官员,看品级,大约在千石左右,应该是御史大夫衙门里的中坚骨干了。

    刘彻故意选的他,就是想看看,晁错手下,是否有人才可以发掘。

    同时,也是在给御史大夫衙门里掺沙子目前,御史大夫衙门在晁错的领导下,愈来愈有些变成晁错的一言堂的倾向了。

    这可不好!

    尤其是御史大夫衙门相当于皇帝的眼睛和耳朵、嘴巴,很多官面上的事情,皇帝不适合说话时,都是由其代为发言。

    若御史大夫衙门上下,都是晁错的人。

    那这个皇帝的眼睛、耳朵和嘴巴,就难免有时候要出故障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问完丞相的人,自然也要给御史大夫的人一些机会。

    要让人知道,天子是很公平的,决不会仅因一面之词,就做出决断,更能在舆论上,形成一种天子的马政是得到了朝野一致支持和拥护的形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