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年轻人的理想-《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3/3)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志达一提要出海,就频频遇到冷遇。

    倒是在昆山本地的行动还算顺利,面对税务主事以及县衙官吏,不管是哪个倨傲的商人都不敢拿大,纷纷是闻言软语。只是,但凡有人提到要出海合作的事情,大家都纷纷顾左右而言他。

    好在,对于这样的情况金志达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不打算扯着这些眼界不广阔的本地商人冒险,当然,这也意味着未来那一块巨额利润与这些人全然没有缘分。

    于是,金志达全部自己承担成本,决意采购一大批军需物资。

    朝中的邸报已经源源不断更新着越南的局势,大部分人对此毫不关心,但金志达却显得很心急。

    莫氏越南喊出了举国内附的口号以后,一举将越南三国的关系紧绷得前所未有的危险。

    这也意味着,战争,一触即发。

    若是不能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接入其中,那么一旦等到后续人家打完了,金志达就要亏本了。这亏得可不是他的钱,而是朝廷的钱。

    给朝廷办工坊固然方便多多,但同样只要一点就足以让无数官员畏首畏尾。因为,你若亏本了,无数的调查都会蜂拥而来。有人怀疑你贪污,也有人会质疑你的无能。但无论是哪一点,对于求稳定的官员而言天然就不是第一选项。

    金志达心脏强大,并不以为意。

    得知官府要出钱采买以后,昆山各地的工坊一下子就欢腾了起来,特别是真义镇的工坊,更是将金志达的门槛踏破。

    但很快,金志达的门庭就一下子门可罗雀。

    人情的世态炎凉于此现实得淋漓尽致。

    至于缘由也格外简单,金志达不肯付现钱,只肯给一笔很少的定金。

    国内当然要先铺货,卖了以后再结算的例子。但金志达要做的生意不再国外,一个昆山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名头除了县衙的房子,什么资产都没有。一旦金志达亏了本,他们所有人都要大出血。

    朝廷的订单这些年是比较吃相的,特别是军需订单,量大稳定,付钱爽快,是人人都渴望合作的对象。

    但与中央朝廷对比而言,昆山的这个小衙门就没有那么大公信力了。

    骤然冷热,金志达不以为意,华夏与张书同却着急得嘴上冒泡。

    华夏本来还想用行政命令动粗,但金志达等人都连忙拒绝了。这是一个大杀器,破坏规则的大杀器。这等负面手段用出来,哪怕后来赚了钱也挽不回信誉了。

    在这个法律几乎失效的时代,经商做买卖就特别依赖信誉。以至于比起后世的一些企业,信誉显得还要好。

    金志达没有为难那些商人,而是如往常一样,收取税款。随后用现金付了大部分订单,他知道,这是在为难他自己。

    这是一个风险极大的空子。

    在过去,地方收取税收是实物税。而今大明以宝钞收税以后,难度与方便程度都大大降低。但碍于朝廷事务繁忙,原来交割税款的时间依旧留了一个巨大的时间差。

    这个时间差长短在两个月左右,而这个时间……足以金志达望来一趟越南。

    但同样,如果金志达随后没有赚钱回来,要么他自己补贴上税款,要么……就等着朝廷杀头问罪。

    对这一切,金志达表现得十分淡定,只有当船出海奔向茫茫南海的时候,金志达才露出了一点点疑虑的表情。

    但很快,他就坚定了信念。

    “星辰大海的征途,是我金志达的理想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