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马德里的中国人-《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第(2/3)页

    好处是什么呢?

    教育、医学,都是见效很快的法子。

    阮大铖依葫芦画瓢,很快就把这个弄了个齐全。甚至,比起那些传教士还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比起教育,有什么能比得过儒家么?

    这些秉持着有教无类原则的儒家子弟,论起教育,那可是在公元前的东周时期就已经有数的存在。

    这样文化传统下的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可想而知。

    在中国人的种族天赋上,有两样是传扬天下的。一个是种菜,上了大海有郑和下西洋时期在海上种菜。上了天,在太空实验站里种菜。去了南极北极,也能继续种菜。

    种植业上中国人的天赋,真可谓是天下闻名。

    而另一项自然就是教育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对于中国人而言,教育二字,乃是人人争先重视的存在。

    而相应的欧洲这边呢,除了在后世被狠狠吹了一波的犹太人,似乎就很难再找到一个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存在了。

    至于医学,同样也是如此。

    中国人的医学源远流长。到了朱慈烺的手中,更是被引入了现代医学的因子。

    经过朱慈烺这么一个作弊的存在,又有军队在战争时期提供大量练手机会,再加上朱慈烺倾斜的海量资源。可以说,基于朱慈烺这个BUG式的存在,而今大明儿郎的医学水平已然达到了二十世纪初的理念,只要科技树漫漫将医学中所需要的药品、器材补全。大明的医学在眼下这个时代看来,就是天顶星的水平。

    方国梁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原本习儒,因科举失意,遂弃儒习医,自研《医宗金鉴》、《外科正宗》等医籍,专事外科实践,名播欲、绩溪、昌化、淳安等地,求医者甚众。其子绪宝、孙以祝、曾孙成春均承其业,以医名世。

    原本,方国梁在历史上的水平已经不错了。

    到了而今朱慈烺革新了不少医学理念以后,更是水平精进。

    依靠着教育与医学两张大牌的打入,阮大铖在西班牙的日子真可谓滋润得紧。

    “方医正今日不去普度众生,怎么还有空来打去我这个孤寡老头子了?”阮大铖笑着招呼着方国梁,随后让仆人奉上了茶果点心之类的。

    有了客人,手中的书也不能继续读下去了。阮大铖不得不留恋地放下了手中那个拉丁文写的书。

    “孤寡老头子?这可未必呀。上一回,我可是听着某人念念叨叨要补一补,壮壮阳了。哎呀,一个孤寡老头子,一年份的元阳未失的情况下,怎么还会孤寡呢。嗯?”方国梁挤眉弄眼:“比如,那个大名鼎鼎的马德里蔷薇,听闻,还是个有钱的女伯爵呢。哎呀,可惜就是个寡妇。不过,也说不定,某人更有兴趣呢?”

    阮大铖轻咳一声,连连打住这个话题。

    医生这个职业,开车起来那叫一个厉害啊。阮大铖甘拜下风。

    不过,说起来阮大铖而今也是挺有魅力的。

    五十出头的年纪,加上一向保养得体,看起来就像是四十岁的人一样。尤其是阮大铖得知要远赴重洋以后,更是注重锻炼。现在的阮大铖看起来说是个四十岁正当壮年的男子也有的是人相信。

    况且,欧洲的穿衣加上这年头的发育。其实,阮大铖约莫一米八的身高是在欧洲算很高的。高大的身材,儒雅偏偏的风度,强大的权力,无尽的财富。这几个因素加在一起,阮大铖在马德里的日子可是很受贵妇们喜欢的。

    “扬我中华国威的事情,别说我,医正难道少了?哎呀,当年陛下也说过。什么时候大明儿郎走在海外能被当地女子围着团团转,那就说明我大明真正强大了。现在以大明儿郎在海外走俏的程度,难道还说明不了这一点?”阮大铖笑着,很有些放松之感。

    自从知道不得朱慈烺喜欢以后,阮大铖彻底淡了功名之心。到了这海外之后,阮大铖反而因为远隔大海,没了那些有的没的胡思乱想,是以很是做了一些成绩。

    而今马德里的东方友谊医院以及东方儒学院就在马德里极有殖民度。不仅权贵们争先求医,就是权贵们的子弟,也纷纷希望在里面学习到来自东方的先进文化。

    更别提,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意味着富有。他们身上带着的货物,来一趟欧洲,足可以赚到至少十倍的利润。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中国穷光蛋到了都能翻身做富翁。只要他们带上一些瓷器、茶叶、丝绸甚至其他只要是中国产的货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