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又过了没多久,谢迁的轿子停在了李东阳府邸外。 在管家的搀扶下谢迁一步一颤的走向宴席举办地--李宅后院。 “于乔来了!” 李东阳正在与谢慎谈笑,见谢迁颤巍巍的朝他走来,忙不迭的起身迎去。 “于乔,你这身子可是大不如前了啊。” 李东阳也有近一个月没有见到谢迁了,想不到他的身体状况又有恶化,真是到了不得不退的地步。 看到谢迁这副样子,李东阳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他和谢迁是同一年入的阁,二人配合默契将大明朝廷的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在李东阳心目中谢迁不仅仅是同僚更是兄弟。现在这个好兄弟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隐退,李东阳不禁唏嘘慨叹。 他在谢迁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虽然他现在身子骨还算健朗,但年纪摆在那里若是有个大病大灾也许便是谢迁这副模样了。 难道非要等到谢迁这个样子再致仕?还是急流勇退,在天子心中在同僚心中留下最美好的形象? 李东阳拉着谢迁坐定,清了清嗓子道:“诸位想必都知道,于乔已经上书致仕了,陛下也已准奏。明日于乔便要离开京师,从张家湾码头乘船返回余姚。老夫设下这席酒宴特地为于乔践行。多谢诸位能够赴宴。” 众人纷纷表示谢次辅的践行宴是一定要参加的,他们都由衷的佩服谢次辅的为人云云。 谢迁举起一只酒杯,有些哽咽道:“多谢诸位了。能与诸位一起在朝**事,是某的荣幸。今后还望诸位能够继续勤勉政事,报效朝廷。” “木斋公,学生敬您一杯,感谢您这些年对学生的提携,感谢您对大明做出的贡献。” 谢慎冲谢迁深施一礼,举杯恭敬道。 他和谢迁之间因谢丕结缘,二人惺惺相惜为往年之交。眼下虽不说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但至少要暂时分别一段时间。这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到的。 “四明,你有心了。” 谢迁点了点头,笑道:“老夫这一走,你肩上的担子便又重了几分。你可一定要挺住啊。” “木斋公请放心,学生一定为大明鞠躬尽瘁。” 虽然是践行宴,可谢慎不想搞得太伤感,便示意部院大佬们向谢迁敬酒,一时间众人纷纷向谢迁举杯祝福,场面气氛十分热烈。 其间还有歌女唱曲助兴,谢迁在京师听到家乡的吴侬软语,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启程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当初刘健、谢迁、李东阳的内阁铁三角现在只剩下李东阳一人。虽然有新人补上,但那种默契却是不可能代替的。 曲终人散,谢迁正式与众人告别,看着谢迁有些佝偻的背影,谢慎知道一个时代就要结束了。 翌日谢迁携全家老小乘坐马车正式离京。 马车离开京师来到张家湾码头,谢迁一家便转而乘船沿着京杭运河一路而下。 从京师到余姚若是不赶,要二十天至一个月。 谢迁自然乐得如此。一路上顺带着欣赏运河风景好不美哉。 官船所至之处,各府州县的官员纷纷出城相迎,虽然只是在码头上聊表心意,但足以见得谢次辅在大明官员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及至谢迁返回家乡绍兴府余姚县,更是受到了族人百姓官吏缙绅的热烈欢迎。 余姚能有今天的地位,跟二谢的崛起分不开。 先是谢迁入阁,再是谢慎入阁,二人一起撑起了余姚的天,让余姚所有读书人都有了底气,不会再遭到歧视欺负。 今日谢迁告老还乡,作为受益者他们迎接谢迁难道不应该吗? 对于余姚人来说,谢迁虽然致仕但属于余姚的荣耀还在继续,故而这一日没有悲伤只有欢庆。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