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工厂监工头-《苏联英雄》


    第(2/3)页

    列宁格勒建于17o3年,原名圣彼得堡,至今已有3oo多年的历史(对于林俊而言)。1712年,圣彼得堡成为俄国都。其后2oo余年,它始终是俄罗斯帝国的心脏。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是苏联的第二大城、重要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市端于17o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亚茨岛上建立要塞,后扩建为城,称圣彼得堡。1712军,俄国都从莫斯科迁到这里,持续2oo余年。1914年改称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又命名为列宁格勒。涅瓦河三角洲上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运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个小岛,靠4oo多座桥梁相连,使圣彼得堡具有独特的“水城”和“桥城”景观。中心城区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华的涅夫斯基大街(涅瓦大街)横贯城区,海港、河港和各类工厂分布在外围的瓦西里耶夫岛区、彼得格勒区和维堡区,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宫与皇宫广场、夏花园与夏宫、海军总部大厦、圣伊萨克大教堂、十二月党人广场、斯莫尔尼宫……

    “列宁格勒,我来了!”

    奥尔洛夫已经派到列宁格勒火车站接站的人,直接把林俊三个接到了海军造船厂,而奥尔洛夫自己已经在那了。他现在正和一大帮海军的造船专家们研究着改建方案。

    列宁格勒海军造船厂是苏联历史最悠久的船厂之一,在造船技术和设备方面也在当时的苏联屈一指,在当时已经能够建造5万吨级的船舶。

    这次海军方面选择的是一艘完工7o%的2万吨级高滚装货船。选择这条船的原因是几个方面的:先它原来就在海军造船厂的船台上,虽然它建造的初衷是为了民用的货运,但设计时就有着以后军队征用的打算,所以在设计结构方面的强度相对较高,。而且它的设计时达到了24节,这也满足改建要求。总体来说,这艘高滚装货船来改装成训练航母是最简单、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林俊到来后的第一次联系会议上,林俊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只是个飞行员,我并不懂造船,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不会来给大家增加麻烦。我只是从我们飞行员的角度给航母的建造提供些参考意见。我们的航母是为训练新式的舰载航空兵所建造的,希望它能够借鉴国外成功的建造经验。由于我们新的机型正在设计之中,所以希望航母飞行甲板的结构强度和机库的高度能满足新式飞机的要求。其它关于航空方面问题,专家同志们比我懂,而且海军航空兵的同志们也有丰富的经验,我就不多说了。”

    林俊当然不能多说了,要知道为了苏维埃的第一艘航母的研制和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设计和建造团体集合了大批的专家,海军航空兵方面也派了专人来协助建造,而整个工程的总指挥竟然就是我们的工农红军海军司令员奥尔洛夫,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但也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宫对于这艘新舰的重视。

    在林俊到达后的第二天,加里宁也来到了列宁格勒,他是来出席第二天的新航母命名仪式,它被命名为“白俄罗斯”号。而整个改建工程预计一年半后完工。

    接下来的日子,林俊每天是吃住在船厂,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为什么叫吃住在工厂?他和武金斯卡娅临时的家就在厂区里的宿舍区,对门的就是安德卢普夫。原来工厂党委会给这位“苏联英雄”安排的房子是在列宁格勒市区,结果让林俊以工作不方便为由拒绝了。林俊选择了现在这套两室一厅的房子,离正在建设的船台也近,而且妻子到附属医院上班也方便。

    整个列宁格勒海军造船厂都为这艘新舰动员起来,船台上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是不分昼夜的三班倒。天气已经渐渐转冷,但这没有影响到工人们工作的热情,整个工厂区都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每天林俊都会到船台“视察工作”,其实他也帮不上忙,但就是喜欢那种气氛。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自信。工作非常辛苦,环境也很嘈杂,但无论林俊在船台的哪个地方,都能无时不刻的感觉到那种昂扬的工作热情。

    关于安德卢普夫回家探亲的问题,林俊实现了他的诺言,每周放假两天。后来在安德卢普夫同志的强烈要求下做了一下小调整:每两个星期连着放4天。其实林俊清楚的知道,不是安德卢普夫懒,他在工厂的时候是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过8个小时。应该说他才是真正的特别顾问,因为他承担了林俊的大部分工作。

    其实所有参加新舰建造工作的人员都是忘我的工作着。每到换班的时候,总有些人留下义务的再干一两个小时,每个人都在为苏维埃能早一天拥有自己的航母做着贡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