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族的悲哀-《苏联英雄》


    第(3/3)页

    厨房里放着红军分的粮食,有不少,按人头分配的,都集中放在一起。这也看得出来这里的人一直就在吃“公共食堂”一样的饭,艰苦条件下团结互助,今天还是按照老规矩在执行。

    所有房间虽然拥挤,但都很整洁,犹太人似乎到了哪里都会尽量让自己过得舒服些,很勤劳。

    “可怜的犹太人呀,被打压排挤迫害了这么多年,这苦中求乐的精神还真是让人佩服。不过常常逆来顺受,也算可悲。”

    林俊心里有点感触:这个民族一旦自立,这对于艰难困苦的承受能力和韧性也是长的,不过这会还没有以色列,犹太人还是个没有单独属于自己的独立国家的民族。

    问了问房子里其它成年住客他们都从哪里来,果然除了马丁是本地人外,都是来自立陶宛其它地方。这一个屋檐下就住了七户人家,以前干什么的都有:男的有一个自称银行家的家伙,一位桥梁工程师,一个裁缝,两个原本机械加工厂的技工……

    林俊真搞不明白了,苏联这会什么人都缺,恨不得多出个几千万能干活的人,各行各业都要,可这法西斯却在对这些宝贵的劳动力进行屠杀!

    希特勒和希姆莱难道不明白劳动力对于战争的重要性吗?他们应该懂,不过幸好没有利用起来:整个二战法西斯至少屠杀了6oo万以上的犹太人,这其中有多少是劳动力?

    折合成战斗力,抵得上几个集团军!

    那个希特勒是个全世界都知道的极端种族主义者、反犹主义者,林俊曾经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看到他宣称: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

    希特勒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一直以来欧洲人对犹太人就持有成见,而历史其他民族的排挤恰恰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成了欧洲富裕的代名词。

    基督教认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犹大为了3o块银币把耶稣给卖了,是犹太人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这造成了基督徒们在情感上对犹太人的仇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主义思潮狂涨,原有的宗教情绪在现实利益冲突的激化下,使人们本来已有的反犹情绪更加激烈,从而加剧了对犹太人的仇视。

    希特勒上台也利用了这一部分民族情绪,他的“仇犹反犹”观点迅成为了这股社会情绪的主导。

    十多年前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而部分犹太富豪却趁机大其财,而这些大其财的犹太人绝大部分在战争前就离开了欧洲,留下的是犹太人中占了大部分的普通人。

    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各方各面的原因结合到一起,造成了法西斯对犹太民族毫不留情的“清除”——为了这些理由抹掉一个民族,这希特勒的理由看似也算充分了。

    不过在林俊看来,法西斯不仅仅是在杀犹太人,而是为了各种各样的理由连其他很多民族都杀——一边劳动力不足,另外一边工厂化杀人。

    “法西斯还真是个矛盾的产物!”

    就像在隔离区,除了在大门外附近有一个小型服装厂生产德军军用雨衣,有个一百多人每天定时被赶着去墙外劳动外,加上不定时的少量劳役,其他两万人就是在隔离区里边挨饿等死!

    浪费也好,野兽行径也罢,法西斯在“用粮食饿死”一群人,这账本到底是怎么算的?!

    “可以肯定,希特勒没有一个犹太会计师给他算账!”这点林俊脑子里可以肯定。

    那两个记者拿着相机拍了些照片,有几张连林俊也拍了进去,能当做副统帅关心犹太幸存者的宣传资料。不过林俊出门的时候,在没有犹太人在边上的情况下告诉他们,“这一段说一说犹太隔离区里拥挤的居住环境就行了,什么整洁干净这一类就不要出现了。”

    “是,元帅。”

    搞宣传的,这点能够明白,免得让有些也敌视犹太人的西方政客曲解,把这里描述成犹太人在隔离区里的住房还算整洁。

    有些政客,什么世道说什么话,可不管自己是不是在睁眼说瞎话!

    林俊在离开那幢楼后又步行了一段,查看了几个医疗点和食品放点。集团军后勤部的第一批补给车队也已经开到,正在卸货。

    那屠杀地点,还有很多没有来得及清理的尸体,不过到今晚就能干完。尸体都将运往维尔纽斯三个大型公共墓地掩埋,因为已经难以查清他们到底是谁,除了极少带有证件的尸体,其它都会是无名氏。

    “将来就给他们立块碑,大屠杀纪念碑,就算给他们的后人一个凭吊的地方,也用来提醒将来的人这里曾经生过什么。”

    德国人清理出这样一个隔离区,不用说先前需要驱赶原本住在这里的城市居民——他们去哪了?这无从可知,如果还活着将来估计还会回来,不过这不用林俊操心,等战争结束了再说。

    “要让将来来接管城市的工作组好好做一下工作,这人员疏散还真是个问题。”

    不仅仅隔离区的人分散是麻烦:哪来的回哪去、能上哪上哪、劳动力利用,等等等等千头万绪,更不用说林俊的命令都已经把半个城市给炸得底朝天,这市民无家可归的上哪?

    这战争就是个怪兽,砸碎砸烂次序和轨迹就是一眨眼的事。

    离开隔离区,林俊示意去最近的医院。车队出了大门,在路上林俊终于看到了普通的维尔纽斯市民,他们在街边走得飞快。抵达歌剧院附近,这里原本就有座维尔纽斯最大的医院,虽然医院里面的设施基本都是空的,不过也算野战医院最理想的地点。

    没想到一进门就看到个熟人——被林俊命令到医院里躺三个礼拜的格拉诺夫,他正坐在大门口边的耳房里指手画脚,感觉像是医院的门房,给新来办事、治疗的人指示方向。

    一看到林俊,格拉诺夫那反应倒是快,“元帅,病床不足,我先坐在这里帮忙,医生已经给我看过了,还给我上了钢丝背心,说没多大问题,等下一批伤员后送后就能轮到床位。”

    “你个伤号别充门房,就去病房里呆着!没床位那就找张椅子去坐着。”林俊有点哭笑不得,这个中士怎么这么难缠。

    “元帅,我已经在后边库房里找到个地方,边上是锅炉房,还挺暖和。”格拉诺夫连忙说。

    林俊摇摇头,懒得再理这个不服从命令的炮兵中士,走进了医院。

    “这城市燃料供应也是个问题。”心里想着一个下边人会去处理的问题。

    是没有床位了,到处都是伤员,所有这里原有的铁质病床和野战医院专用病床都已经满了,而且还6续有伤员从南边前线送到这里来。在手术区外,林俊透过门上的小窗看了看,有四五台手术在进行,那个炮兵的伤还真是算比较轻的。

    视察完医院,林俊返回巴秋克的师指挥部,时间都已经是下午五点,天已经黑了下来。

    “元帅,我们已经准备好晚餐,是不是在我们这用餐?”

    “恩。”林俊是有点累了,看到一名3o多岁的少校走了进来,巴秋宁向林俊介绍,“这是我们师的后勤处长尼古拉-亚利先科同志。”

    “你好,元帅同志。”

    “你们有没有给普通城市居民分必需品?”林俊问。

    “已经开始分,主要是粮食,燃料城市里还有不少,能支持至少一周以上。”他指的是那些破损的建筑构件,“我们师在城里有4个分点,突击工兵们设了两个,从中午开始的,下一步准备让宣传车再用高音喇叭喊。”

    (搞章七千过半的,原本是下午更新的,结果忘了布了,有点汗,呵呵。)(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