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别开生面的自主经营-《军旗下的誓言》
第(2/3)页
鱼有鱼路,虾有虾道,炎林和排里的战士们看到一个“商机”,给人当挑夫挣脚力钱,给那些在山里做生意的老板打短工,一天能跑好几趟,老板当然愿意顾用年青力壮的八路军战士,说他们可靠讲信用,说好了地方都不用人跟着去,老板也守信用,担一趟就给一趟的钱。
会一点手艺的战士更好办,有的去铁匠铺打短工,有的去做木匠活,有的帮人修房子,战士们干的活儿五花八门,把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每天回连队就把挣到的钱如数上交,再由连里统筹安排。
连里很快有了点本钱,战士买回种子撒在地里,经营菜地解决连队长期吃不到蔬菜的问题。这时期还没有形成有规模的大生产,陇东留守的八路军部队至上而下都做起了小生意,以自谋为生。
在旅部的带头下各连都开了一个小店铺,团里开的商店取名叫合作社。没有本钱,团里鼓励大家投资,炎林也慷慨的捐了十二元边区票币,算是中上等的投资者,这些是他的所有积蓄。团里给战士们说好,“头年算投资,等第二年再分红。”后来上前线也没顾上,都留给没走的三营了。
团里集资有了本钱,合作社搞来的物品把店里摆得琳琅满目,小商店对外开放,老百姓喜欢部队缴获的战利品,罐头、香烟、床单,牙膏、肥皂等,很多小东西是老百姓没有见过的。从外地商贩手里批来稀罕物件儿卖,更让一些有钱的富裕人家爱不释手,他们喜欢光顾八路军的小商店。店里还有连队种的新鲜蔬菜,小商店方便了老百姓,没有钱的穷苦农民用粮食来交换,达到了真正的双赢。
三八五旅在一穷二白的陇东防区内搞得有声有色,让妄图搞经济封锁的国民党也毫无办法,只有干瞪眼。
大家开动脑筋想办法,部队掀起纺线运动,战士们学纺线织布、做布鞋织袜子,自给自足,卖掉后把赚的钱都交回连里买粮食。
炎林做事用心,把别人纺的线、布、鞋拿来比较后现,老百姓和战士们织布和做鞋都用两股线,他用三股线合起来纺出来的布又均匀又细滑,鞋底也更结实。炎林和战士们做出来的布鞋质量好还结实耐用,按照上级规定除了要上交的布鞋自己要留两双备用,多余的可卖掉。
炎林和战士们推着小车在路边吆喝:“嗨,卖鞋啦!五毛钱一双!”只要把布鞋往路边一摆很快就被抢光,老百姓都很愿意买八路军做的布鞋,鞋底是用结实的新布纳上的,很耐穿,价钱公道,炎林一天能卖好几双鞋,赚得几元边币。
“同志,剩下这几双我全要了,就算四毛钱一双吧!”老乡一提要求,好说话的战士们也不斤斤计较,一口便爽朗的同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