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期刊(下)-《大国重器》


    第(2/3)页

    看得很辛苦。他

    的专业知识本就不算强,要不也不会从研究岗位退下来,转到行政岗从事管理工作。这么多年来,因为工作繁忙,加上自己无心,也没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一些不是太难的论文还没问题,但如果是比较前沿的文章,看得就非常吃力了。

    偏偏力波提交的这些稿子,涉及方向全都是最最前沿。

    文章的基本思路他还是懂的,论证步骤、实验数据也都非常严谨,找不出漏洞——当然,以他的水平漏洞摆在面前也看不出来。用

    了很长时间,他才大概将文章的内容和结论,看懂了百分之二三十。

    但是否正确,他并不清楚。总

    编将打印稿放下,大拇指用力揉着昏胀的大脑,从一大堆枯燥且令人崩溃的专用名词、公式、数据中清醒过来,思考该如何评价。“

    文章的质量确实很高……”

    具体有多高,他看不出来,但知道肯定比《中国物理》自己的稿子要高,起码都是前沿学科,与国内期刊习惯炒陈饭比起来,当然要高太多。

    “是啊,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可就不知道这些文章,能找谁去审核。”老何今天一反常态地没有咋呼,而是耐心地等他看完,发表了意见,才提出自己的评审看法。是

    啊,这样的前沿学科,有谁能审核?总

    编又头痛起来。国

    内的物理学研究本就滞后。

    除非是国家制定的研究计划,或是少数业界大牛,基本都是国外研究取得了成果,至少是有了曙光,国内才展开相关研究,很少贸然展开前沿探索。

    毕竟投入是要回报的。

    国内的研发经费本就紧张,追赶世界科技步伐都来不及,哪有多余的资金,去做无谓的浪费!但

    是亦步亦趋的结果,就是对前沿科技有相当了解的专家极少。力波提交的这些稿子,普通专家要么看不懂,要么就没有能力印证,交给他们审核也是浪费时间。能

    看懂的,估计不超过一掌之数。

    但是人家都有重要的研究任务,谁有那个闲心,来为他们做审核工作。如

    果是一篇两篇,他厚着脸皮还能上门礼贤下士,恳请对方拨冗审核一二。可是眼前足足有十五篇正稿、十篇备用稿,全都审核,那人家还做不做事了?

    想到让大佬愤怒的严重后果,他下意识就退缩了。真

    的是很尴尬啊……人

    家按照约定提交了稿件,请这边交叉复核。可是他们连看都看不懂,也找不到适合的专家来审核,这个所谓的审核权力,就算给了他们又有什么用?

    “总编?”

    老何用尽量和缓的语气,询问他该怎么办。“

    算了,找不到人审就找不到吧!估计这些论文登出去也没几个人能看懂,就直接登出去吧!”总编反复思考下来,也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只能叹口气,决定不审了,全都直接登出去。就

    算错了,被业界批得狗血淋头,败坏的也是《中华物理》的名头。要

    是业界指责声太大,他还能向上面汇报,要求干脆停刊,或者另外搞一套班子来主持《中华物理》工作,正好把自己从中摘出去。想

    到这里,他笑了起来。“

    那我就直接用了?”他没发现,老何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只是这笑容,似乎有些诡异。“

    直接用吧!”总

    编反复思量,觉得不会有严重后果,便爽快在总编审核意见一栏,流利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回执交给老何:“你再最后核实一下,然后就把稿子交校对室吧!”“

    好的!”

    老何小心翼翼收好有总编签字的回执,满意地转身向办公室门走去。在

    他嘴角,隐隐挂上了一丝冷笑。大

    门开,他嘴角的冷笑迅速消失不见,恢复成日常的愤怒之色。

    “怎么样?总编怎么说?”见

    到他出来,一群编辑又哗啦一下围了上来,询问总编的意见。

    “总编也没办法。谁让力波提交的稿子太深了,我们根本没法审核,所以总编的意见是直接登出。真有什么错,也只有等读者反馈了!”老何无奈地说道。“

    可是审都不审就登出,这不合流程吧……”有编辑顾虑道。

    “谁来审?你审还是我审?总编都签字了!要不然,我进去跟总编说一声,说让你来接这个工作怎么样?”老何冷笑一声,亮出总编签字的审稿意见,顺势就将一叠稿子塞到他怀里。“

    唉唉唉,你这什么态度?我不过是关系你,帮你提个意见罢了,不识好人心!”

    谁敢接这个烫手山芋,那人嘴上愤愤不平,迅速将怀里的一摞稿子塞还给他,然后边说边退,赶忙回到自己的位置,装作很忙的样子不再多话。老

    何视线扫过,包括他的朋友在内,目光都不自觉地避开他视线,讪讪地说着:

    “算了算了,都是同事,不要伤了和气……”“

    既然总编都签字了,那就按总编的意见办呗,何必没事找事……”众

    人很快散开,不会儿就将这事抛在了脑后,谁也没再提起。

    老何左看看右看看,冷笑一声,回到自己在过道上的单独座位,慢条斯理地将所有稿件都整理了一番,然后拿着总编签字文件,进了校对室。

    “何编辑!”见

    到他进来,几名戴着厚厚眼镜的校对员,还有两名人大的实习生赶忙站了起来,恭敬地向他打招呼。

    校对室的工作非常枯燥。所

    有的稿件在刊印前都需要经过他们校对,要从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挑出错来,及时修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干着这样的工作,做好了是应该,做错了就会被批评、记过、扣奖金。单

    位评职称、分房、调级,从来轮不到校对室,犯了错,倒是首先想到他们。这

    就是编辑部的最底层。

    哪怕老何这个被打入冷宫的人,起码也是一个正式编辑,依然是他们尊重的对象。

    “徐哥,您是前辈,我刚进编辑部实习的时候就是您带我,等于是我的师傅。老谢、老孟也都是单位老人了,经常照顾我,您们还是叫我小何或者直接名字好了。”老何一脸不忍,主动上前,让他们坐下,又对小王等较年轻的校对员,以及两名实习生友好地点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