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白先生馈赠-《我的模拟长生路》


    第(1/3)页

    

    “逆理,逆理……”

    “难道竟会是如此?”

    殷上人原地呆滞了许久,而后止不住的原地颤动起来。

    许克那苍老的面庞也是激动不已:“难怪白先生当年一直说,让我只需等待即可。”

    “除了玄黄天道的降世自救之外,还有无数凡人不停踏上修士之路。修行的过程,就是逆转仙凡瘴之理的过程。数千年过去,日益月累……”

    无面圣皇语气幽幽:“反直觉的是,祛除仙凡瘴这一在修士眼中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修行的最初步骤、前置条件,实则跟证道长生这一修行的终极目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同样都是再逆天地之理。”

    此言一出,殷上人跟许克眼神中都流露出无比复杂的神情。

    殷上人说道:“若是逆理天尊尚在,玄黄界凡人们想要再逆天地理、踏上修行路,根本不会这般轻松。但正因为白先生已经身陨,仙凡瘴之理的限制也随之被削弱了太多。”

    李平这时候接话道:“况且,还有东极天尊,勘破了此间奥秘。以所谓的净体灵池法阵,进一步削减了逆理的难度。”

    许克嘴唇微动,半天才艰难说出句话:“当初我最后见白先生一面的时候,就看出了他心中的死志。这些年我都无法释怀,不过现在,我或许有点明白了。”

    殷上人则是又陷入了喃喃自语的魔怔之中:“世人皆在逆天地理,但说穿了,这仍旧还在传法的修行体系之内。就算知道了这点,又有何用?”

    “肯定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地方……”

    李平则是笃定道:“答案,应该就在仙凡瘴之中。若论对仙凡瘴的研究,恐怕如今的玄黄界没有谁能比你更深了。恐怕要劳烦道友,再辛苦一点了。”

    “虽然大启境内,已经再没有身含仙凡瘴的凡人。不过从那些被征伐小世界中,找些用来研究,也不是难事。我会让人全力配合你的。”李平对殷上人说道。

    “圣皇放心。”殷上人陡然变得兴奋起来。

    ……

    与此同时。

    万仙盟衍法珏空间中。

    在圣胎见到残界长城之后,李凡本尊平静的内心,再一次被掀起了阵阵涟漪。

    “再逆天地之理?仙凡瘴……”

    李凡忽的想起了自己当初在琉璃岛上、净体灵池法阵中,祛除仙凡瘴的经历。

    岩浆般炙热的池水,摧残他的意识。纵使心志坚定,最终也陷入无知无识的状态。

    头脑一片空白,只按照本能行事。

    在进入灵池之前,日夜都在修炼玄黄清心咒的李凡,因而本能的再度将这法门运转。

    终于完全祛除体内瘴气的同时,李凡也莫名领悟了玄黄清心咒的晋阶升华版本。

    玄黄炼心咒。

    再到后来变成现在的玄黄仙心咒,这法门对李凡一路走来,帮助不可谓不大。….

    “净体灵池中的那等痛苦,非常人可以忍受。有很大可能都会直接陷入昏迷状态,就算还能清醒、也在这极端痛苦中,再容不下任何其他杂念。”

    “载营魄抱一,涤除玄览,师法自然……”

    紧闭着双眼,李凡心中却有一道灵光闪过。

    “人合于道。无知无识下的本能行为,恰好是最接近于道的。这或许就是世间如此多的凡人能祛除仙凡瘴成功、再理天地之理的原因。”

    “不过实际上,这并非完整意义上的逆理。祛除仙凡瘴后,实力却没有质的飞跃就说明了这一点。”

    李凡沉吟思索着。

    “一则因为不是完全靠自身的力量将仙凡瘴祛除,二来……”

    脑海中化道石光芒闪烁,李凡将当初瞬间的体悟翻出,不断回味。

    他若有所思:“仙凡瘴最后被祛除的时候……”

    “就像是自己消失的一样。”

    “就像感应到我运转的玄黄清心咒,就自发生成变化的炼心咒。”

    “触动了某种条件么。”

    李凡又想起真实天尊传来的东极生前影像。

    “再逆天地之理的秘密,就藏在仙凡瘴之中。”

    李凡眼前,仿佛看到了数千年来,无数的凡人打破仙凡桎梏、逆法踏上修行之路。

    “每一位修士的诞生,都经历了一次近似再逆天地之理的过程。”

    “纵使他们本人毫不知情,但这却是的的确确真实发生的。”

    “再逆天地之理,无异于直面传法、彻底掀翻他亲手塑造的修行体系。白先生、东极这样的天纵之材,也是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难度之大。但……”

    李凡恍然大悟。

    他联想到了,自己一次次轮回的模拟过程。

    “每一位凡人对抗仙凡瘴的过程,都可以看做是对再逆天地之理的模拟。”

    “一人之力,或有尽时。千万人之力,亦有其极限。”

    “但千万人,万万时之力,则无穷无尽、不可绝也。”

    “在这样的宏大力量面前,传法的新法被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李凡心中震动:“天地万灵、众生炼神是以纯粹的数量,撼动超脱凡俗的仙之力。”

    “无尽众生、永世逆法,这是在时间尺度上将数量的优势再度放大,从量变达到质变……”
    第(1/3)页